接觸5S(7S)已有十多年了,這個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流行于中國沿海企業(當時主要是外企)的管理方法,到目前仍被大多數企業使用或借用,不由感慨5S的生命力與適應力之強!
5S(7S,7S是在5S的基礎上加上“安全”和“節約”)的定義很簡單,無外乎:
1S整理(物品分類),
2S整頓(物品定置),
3S清掃(環境衛生與機臺保養),
4S清潔(制度化),
5S素養(好的工作習慣)。
6S安全(工作安全和職業安全)
7S節約(工作節約和成本節約)
當時,5S主要應用于制造型企業,特別是生產車間。目前,許多寫字樓,服務型企業也紛紛采用5S的方法來管理企業。酒店業的管理人士在此基礎上,還推出了“酒店5S五常法”。
為什么一個非常簡單的管理方法,幾十年來一直久經不衰呢?反而一些更大影響的管理方法,如ISO,在中國的影響力逐步下降呢?作為一名咨詢師,我也經常想到這個問題:
從改善效果(特別是視覺效果)來看,5S(7S)給人(員工,管理者,供應商,客戶)的震憾性太大了,讓所有人都能感覺至改變的效果。如:以前亂糟糟,臟兮兮的生產車間,現在變成了整整齊齊,干干凈凈的工作場所;以前的工具、零件、文件、圖紙亂放,想找的時候根本就找不到,現在所有的物品/文件都有歸類和標識,很容易就能找到;以前員工懶散的工作作風,變成了積極,向上,樂于學習的工作氛圍。
正是由于這些的改善,極大了影響了管理都和員工的心理,讓員工共同參與工作的改善和管理的提高。正因為理論簡單,操作方便,5S更容易被大多數員工理解與接受,這樣上下一心,更容易使公司向好的一方面發展。所以,5S的生命力很強大!被大數企業所接受是理所當然的!不過,在筆者看來,企業在推行5S(7S)當中,存在有一些理解上的誤區:
1. 5S就是大掃除
2. 5S就是大檢查(上級評比)
3. 5S一次做好了,就一勞永逸了。
其實,5S并沒那么簡單。許多企業在執行5S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執行不到位或執行不下去的瓶頸,如:現場有改進,但還不太理想;整理初期是好的,過了一段時間又恢復原樣了;自己看上去不錯,但同其它企業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
綜上所述,5S盡管簡單,但也是一個科學和系統的工作。需要“科學而恰當的方案設計”,需要“富有經驗和實際的引導”,需要“全員的積極參與”,更需要“持續改善的信心與耐心”。
能做到以上幾點,對企業來講已是不易;若是在基礎上,再做得更好,尤為不易。
所以,對企業來講,還是要放下急燥之心,靜心做事,并持續改進,長此以往,方能做好5S及其它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