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詢作為推動企業管理快速發展的關鍵手段,現在越來越被企業界廣泛認同。但在認識論與方法論的關系上一直卻百家爭鳴。知與行的關系倍受關注,知與行到底誰關鍵各家也自執一詞。 作為企業管理咨詢的前提,管理診斷是必要的第一步,沒有管理問題的診斷也就不可能有管理咨詢方案的出爐,而管理問題診斷的正確與否決定了解決方案的有效性,而對企業管理問題正確的認知方法卻是作好企業診斷的關鍵。
從方法論的角度講,對任何一種對事物的分析、評價和診斷都必須是在一定的基本假設和標準參考系的基礎之上才能進行的。如果沒有相應的前提假設和一個系統的標準體系作為參照系,就會因為立場和出發點的不同而不能統一的評價和判斷一個事物的好與不好、優越與不足。
對于的企業管理診斷,我們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一些基本的前提假設和我們最新的企業管理研究框架之上的。
我們的基本前提假設主要是針對企業領導者的發展意志、企業的行業環境等方面的一些假設。
我們的企業管理研究框架包括企業生命周期理論、優秀企業成功管理六要素、組織發展階段理論、企業持續發展理論等。
一、我們的基本假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基本假設 1 :企業要做的是一項事業,而不僅僅是一時的商業獲利,企業的領導者希望企業健康、快速的成長與發展;
基本假設 2 :企業的長遠發展將不局限于地域,而是定位全國,視行業和經濟格局情況逐步發展;
基本假設 3 :領導者愿意以企業的發展需要為領導體制的主導,而不以個人的喜好和經驗判斷決定個人的領導風格;
基本假設 4 :中國企業將來并且正在面對的是一個在政府基本的行業規范下的完全開放的市場體系;
二、我們的企業管理研究框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環境下,一個企業的發展、鞏固與超越必須在系統的管理框架下進行設計并開展相應的工作, 在具體的工作中,我們把成功的企業歸結為具有以下四個良性互動的方面的具體管理工作內容:
1 、業務管理:企業使命與愿景、戰略設計、核心能力、業務模式、客戶管理、品牌管理。
2 、組織運營:組織結構、工作分配與職責關系、業務流程、管理結構。
3 、人力資源管理:組織文化特征、人力資源的規劃、績效的分配與考核、薪酬的系統性組織規劃和設計、員工的能力管理、員工的情緒管理、人才的選拔與激勵等。
4 、企業行政管理:辦公、財務、后勤、工作環境等方面的規范與運行等。
三、企業管理問題基本研究
1 、企業成功的要素
著名企業管理學者夏伯堯先生在其《大公司之夢》一書中曾對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與國際長壽命大企業的發展做了比較研究,認為企業的成功發展因素可以歸納為環境因素、人文因素和組織因素。
2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發展的幾個基本規律
在對眾多企業的發展研究過程中,并且結合其他管理專家的研究成果,我們發現任何企業的成長都有著特征鮮明的一個生命周期。 由于競爭、環境變化和人性弱點的存在,使得企業的發展都必然經歷一個從成長到衰弱的過程、階段和周期。
但每個企業的生命延續的時間長短不盡相同,短的 2-3 年、長的 100 多年,所以企業的生命周期在每個企業中的實際表現方式又不盡相同。其原因在于:在經營過程中,企業在每一個階段(甚至是每一個很短的時間里)都會因為實際的經營背景和狀況面臨著一個經營決策的選擇,而這種經營決策的選擇是決定企業生命周期進化方式的主要因素。
在企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好的重大決策可以使經營得到提升,而反之則下滑。企業就是在這種不斷的抉擇中曲折發展。成功的企業總是那些對市場環境的變化做出正確判斷并且及時的做出正確反映的企業,而只有這樣的企業才能保持持續向上的發展勢態,并且有健全的制度和措施保障企業在轉折點上做出準確的變革。
而長壽命企業的發展就是在多次這樣自身的不斷變革和創新中發展壯大的。
對于企業的升降輪回,管理學界成之為企業生命周期。我們認為企業生命周期結構由三個方面構成, 既觀周期念、組織周期、效益周期 。觀念是引領性周期指標,組織是前導性周期指標,效益是滯后性周期指標。 而企業的落后是始于觀念的落后,顯于組織的落后,而最終終結于效益的落后。
一個觀念落后的企業,雖然可以利用原來的優勢慣性繼續保持一定的增長和發展,但在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很快就會發生組織系統的僵化和效率低下,如果不能及時的變革和更新,則必然帶來銷售和利潤的下滑,如果這種情況的持續導致企業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那么企業的生命周期也就走到了盡頭。
觀念的變化周期一般體現在企業員工的心態上,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企業員工的心態發展歷程包括以下方面: 從團結創業心態、到成功共喜心態、到官僚享樂心態、到保守自封心態、再到爭功分裂心態 這么一個基本的過程,這種心態過程不僅在企業,在政治性和其他組織中也同樣存在。這種心態歷程的出現不可避免,但可以用系統的規范和法制來約束這種心態。
在觀念與心態的變化過程中,自然就帶來企業組織系統的周期性變化,企業組織的周期性變化如下圖,下圖中的每個階段都需要相應的管理升級來保持企業組織的活力和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