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華東師范大學 工商管理碩士 】
人力資源管理正日益受到企業高度重視,績效管理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更是備受重視,一個企業績效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了該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因此,國內有學者提出,在某種意義上,企業管理就等于績效管理。
在企業的績效管理體系設計中,常用的績效體系設計工具有MBO、KPI、BSC等。許多人在運用績效管理工具時是為了設計績效體系而設計,而沒有考慮這些績效工具是否適應該企業的實際。那么這幾種績效設計工具到底有什么關系?我們在運用它們設計績效體系時應該如何選擇呢?讓我們先來看看企業常用的績效管理工具。
一、目標管理(MBO)
目標管理(MBO)是由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在1954年首先提出來的,并率先在通用電氣公司(GE)實行,取得了巨大成功。
MBO的特點在于以人為本,強調員工參與管理,能有效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它基于員工的所完成工作來評價員工的工作表現。
我國很多企業在運用MBO時都陷入了一個誤區:把目標管理用成了計劃管理。一般都是企業老板制定年度目標,然后將工作任務強行分攤給各部門,部門再分攤到每個員工。在這個過程中,始終沒有員工的參與。因而,目標難以得到認同,執行起來自然大打折扣。
在實施MBO上,我們在長期的管理咨詢實踐中,提出了“四個共”的思想,即共識、共擔、共享和共贏。共識就是上級和下屬通過共同協商,就制定工作的目標達成共識,并簽訂契約,全力以赴地去實現目標。共擔是指為達成目標或者出現失誤時,一起承擔責任,并相互檢討。共享是指團隊成員間的信息、知識、技能和資源等完全共享,各自發揮自己所長,共同向著既定的目標前進。通過共識、共擔和共享,最終實現目標,形成個人與團隊、團隊與公司共贏的局面。
二、關鍵績效指標(KPI)
關鍵績效指標(KPI)被成為第二代目標管理,它是用來衡量某崗位任職者工作績效表現的具體量化指標,是對目標完成效果最直接的衡量依據。關鍵績效指標的制定是在公司高層領導對企業戰略達成共識之后,通過價值樹或者任務樹或者魚骨分析來分解成關鍵成功因素(KSC),再分解為關鍵業績指標(KPI),再把KPI按部門和崗位向下分解,是自上而下的。制定KPI的主要目的是明確引導經營管理者將精力集中在能對績效產生最大驅動力的經營行為上,及時了解判斷企業營運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及時采取提高績效水平的改進措施。
確定關鍵績效指標,要遵循SMART原則,即具體化、可度量、可實現、現實性以及時限性。
在遵循SMART原則進行KPI指標設計應用過程中,由于對SMART原則的理解偏差可能導致指標過分細化、關鍵指標遺漏與“中庸”以及考核目標偏離和考核周期過短等問題。同時,KPI雖然能夠良好的突出公司發展的要點,并且實施成果導向的考核。 在部門之間的平衡作用上效果不明顯,忽視了部門間的關系與權重。而且,KPI的要素基本是相互獨立的,沒有體現彼此的聯系,在時間的維度上也沒有超前與滯后之分。它的分解與落實都是以既定目標為核心的,因而不能突出部門或個人的特色及職能。
三、平衡計分卡(BSC)
平衡計分卡(Balance Score Card,簡稱BSC)是由哈佛商學院教授羅伯·卡普蘭和大衛·諾頓,在總結多家績效測評處于領先地位公司經驗的基礎上,于1992年發明并推廣的一種戰略績效管理工具。它與KPI最大的不同在于:BSC是以總體戰略為核心,分層次、分部門不同設置的,更具有戰略管理意義。
平衡記分卡把對企業業績的評價劃分為四個部分:財務角度、客戶、經營過程、學習與成長。它反映了財務與非財務衡量方法之間的平衡,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之間的平衡,外部和內部的平衡,結果和過程的平衡,管理業績和經營業績的平衡等多個方面。所以能反映組織綜合經營狀況,使業績評價趨于平衡和完善,利于組織長期發展。
但是,BSC在中國的實施也有著一定的困難和局限性。首先,BSC的實施難度大。要求企業有明確的組織戰略,高層管理者具備分解和溝通戰略的能力和意愿,中高層管理者具有指標創新的能力和意愿。其次,BSC的工作量極大。除了對戰略的深刻理解外,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和時間把它分解到部門,并找出恰當的指標。再次,BSC不適用于個人。相比較于成本和收益,沒有必要把平衡記分卡分解到個人層面。對于個人而言,要求2績效考核易于理解、易于操作、易于管理,而BSC并不具備這些特點。平衡記分卡作為企業的一種戰略和績效管理模式,它是歐美最先進企業的管理經驗的高度概括和總結,但它卻不可能解決我國企業在現代企業績效管理中遇到的所有問題。
綜上所述,無論是目標管理(MBO)、關鍵績效指標(KPI)還是平衡積分卡(BSC)都有其本身的缺點和局限性,它們所適用的公司類型和規模也是不同的。另外,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對其有效性也有所影響。在實踐中,目標管理(MBO)、關鍵績效指標(KPI)、平衡積分卡(BSC)實際上代表了不同的管理水平,這三者之間實際存在一個層層遞進的發展關系。例如,企業要成功實施平衡計分卡,必須首先引入目標管理,將員工的工作方向統一到為達成公司總目標而展開,并且控制關鍵點。因為目標管理和關鍵績效指標是實施平衡計分卡的兩大基石。對于企業而言,沒有必要刻意去追求或刻意模仿那些世界先進企業的績效工具,關鍵是吃透企業自身的管理實際,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績效管理工具。適合的才是最有效的。
(作者:王麗娜 版權所有,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