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丁,同濟大學 工商管理碩士 】
一、引言
人才是企業之本,也是企業發展最重要的核心資源之一。企業能否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關鍵在于企業是否具備核心的競爭力,而核心競爭力主要來自于企業中的人力資源。因此,人力資源對企業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企業經營戰略的實現起到保證作用,企業如何做好人力資源規劃直接影響著企業的興衰。在我服務過的企業普遍存在崗位職責界定不清,人員配置不合理,后備人才不足,人員素質不高且缺乏動力。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缺乏系統性,事先沒有做好明確的人力資源戰略規劃。
二、人力資源規劃含義
人力資源規劃是指組織為了實現其目標不斷地審視其人力資源需求的變化,以確保在組織需要時能夠獲得一定數量的具有一定知識和技能要求的人力資源的系統過程。廣義的人力資源規劃是企業各種人力資源計劃的總稱。包括長、中、短期計劃。狹義的人力資源規劃是指進行人力資源供求預測,并使之平衡的過程,實質上是企業各類人員需求的補充規劃。
三、人力資源規劃實現思路
四、人力資源規劃的實現步驟
1、調查和分析企業所處的經營環境
企業所處地域的經濟、人口、文化教育、法律、交通、人力競爭、擇業期望將構成外部人力供給的制約因素。因此,需要運用PESTEL分析模型及SWOT分析工具先對企業內外部環境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技術、環境和法律等影響因素進行充分的分析,以評估人才供給狀況。
2、對企業戰略及內部環境進行分析
企業戰略確定了企業的發展目標以及實現戰略目標所要采取的人力資源戰略,企業人力資源規劃是根據人力資源戰略而進行的,要進行具體規劃設計,首先要對戰略進行細致的分析及解讀。再是要對企業的組織結構、產品結構、生產和銷售狀況、企業管理風格、企業文化等因素進行分析,以確定企業對人力資源的具體要求,如人力資源結構、員工特性、評價標準以及培養方式等。
3、分析企業現有人力資源的狀況
要做好人力資源規劃,首先要對企業現有的人力資源進行全面清查,了解現有人力資源的數量、質量及結構狀況。如了解人員資源的現有數量結構、人員學歷結構、司齡狀況、年齡結構、職系結構及職稱狀況等。并對目前人力資源管理出現的問題進行診斷及分析。
4、對企業人力資源需求進行預測
依據企業目前和預測期的各種歷史數據、經濟指標及相關因素,運用比例趨勢分析法或回歸分析法對企業未來的人才需求進行數量與質量的分析。數量分析的目的是確定企業各級層、各崗位所需人才的數量。質量分析是每個崗位需要任職者具備的知識、能力技能、經驗、個性特點、需求動機等與績效相關的素質水平的分析。在進行需求分析之前首先要對組織結構、崗位進行梳理并進行相應的工作評價及分析。即通過分析各崗位的工作規范、任職資格、工作環境、工作執行標準等,以評價各崗位責任大小、勞動強度、勞動條件等從而確定每一個工作在企業中的地位和相對價值,測定出目前及未來各崗位人力資源的需求。
5、對企業人力資源供給進行預測
人力資源供給分析是對外部市場及企業內部為滿足企業未來人才需求的可能性進行分析。外部分析主要是對當地的人才市場狀況、社會有關政策以及本企業在求職者中的吸引力等因素進行分析,目的是掌握外部市場人才供給的狀況。企業內部分析是對企業內部可流動人員的數量、質量以及對企業未來企業發展及政策變化進行分析,從而預測出企業內部的人才供給狀況。
6、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彈性的人力資源規劃
依據人力資源的供需預測及環境分析制定具有前瞻性、方向性和預見性,能根據市場的
不斷變化的人力資源規劃,制定的人力資源規劃必須適應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保持一定的彈性,以免企業發生戰略轉移而出現人力資源僵化、失調而妨礙企業的發展。人力資源規劃內容包括:
(1)數量規劃。根據企業戰略對未來業務規模、商業模式、業務流程和組織結構等因素,確定未來企業各級組織人力資源數量、配比關系或比例,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企業未來人力資源需求計劃和供給計劃。
(2)結構規劃。依據企業所在的行業特點、業務模式、企業規模、未來戰略重點等,對企業的職類、職種、職層功能,職責及權限等進行設計和定義,從而理順各崗位人員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關系。
(3)素質規劃。依據人力資源戰略要求設計各崗位人員的任職資格要求,包括勝任力素質模型、行為能力及行為準則等等。從而制定出企業在選人、用人、育人和留人等方面詳細的政策。
(4)為更好地實現人力資源戰略,企業要確定人力資源管理在短、中期的工作重點,例如 “人力資源管控模式”、“崗位勝任力模型構建”、“人才培訓系統建設”、“人員繼任計劃建立”、“薪酬激勵體系完善”“績效管理體系建設”和 “推進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等。
7、人力資源規劃的四個保障措施
為了順利地實施既定的人力資源規化方案,企業必須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保障。加強企業對人力資源的組織管理,把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提高到戰略層面,企業為人力資源管理賦予更多的資源及更大的職能,以保證規劃方案的順利實現。
(2)完善政策機制。完善企業人才建設相關的機制、政策和制度,建立人才引進、培養、任用和保留、激勵、劣汰的良好機制,使人才真正能被吸引進來,能在企業平臺上學習成長,能獲得職業發展的機會,能穩定在企業做長遠發展,持續貢獻價值
(3) 保證預算投入。人員的引進、培養、激勵等人力資源建設工作都需要企業有更多的資金投入,企業應保障對人才開發與建設的投入。
(4) 改善軟硬環境。企業應加強文化建設,以光榮的使命感召人,以遠大的愿景激勵人,以事業的機會吸引人,以良好的氛圍溫暖人,在企業內形成平等尊重、團結互助的文化,鼓勵學習成長、創新創造的活動,為人才發展提供良好的軟環境。
8、對人力資源規劃的執行過程進行監控、分析和評價
由于人力資源規劃是基于對未來狀況的預測.在方案的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與預測不相符的情況。如市場環境的變化導致企業戰略進行調整,這將會導致最初制定的人力資源戰略和規劃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因此,必須建立一套科學的評價和控制體系,及時調整人力資源戰略和規劃以適應環境的變化。如果企業戰略無法按預期方向開展。應當對人力資源規劃進行調整,以保證人力資源規劃與企業戰略的持續滾動發展。
五、總結及建議
人力資源規劃必須以企業的戰略為導向,企業應當建立基于戰略的人力資源規劃流程。以確保人力資源的各項職能活動都能為戰略成功創造價值。
人力資源管理不只是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工作,而且是全體管理者的職責。各部門管理者有責任培養、指導、支持、激勵與合理評價下屬人員的工作,幫助下屬人員成長,并對人力資源規劃的落實、人力資源建設目標的實現負有重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