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碩智咨詢專職咨詢師供稿(2016年10月24日)
中國企業從來缺做大做強的豪情,但如果真要如愿以償的話,還離不開兩個前提,一是認清做大企業的門道,二是順著做大企業的門道往前走。
做大企業的門道大致有六
一是科學的決策機制。
部隊里面排長、連長、營長都不用參謀,因為決策簡單,但到了團長以上就不一樣,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復雜,團長、師長、軍長個人的知識和閱歷已無法滿足正確決策的需要,需要有各種專業背景的參謀來輔助決策,級別越高,需要的參謀也越多。
做大企業的道理也一樣,小企業面臨的內外環境相對簡單,老板一個人應付得起來,但大企業就不同了,內部機構越來越多,外部市場越來越大,千變萬化,錯綜復雜,老板一個人無法應對,需要有一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智囊班子來為科學決策提供支持。并且,企業越大,需要的智囊也越多。
做大企業的過程一定是謀而后定的過程,沒有正確的謀在先,等到發現大方向錯了,想改已為時晚矣。
當然,話也得說過來,正確的謀,或者叫戰略雖然是做大企業的先決,但一定不是萬能和神乎其神。登高望遠時,再好的肉眼都只能看個大概,不可能看得很細;戰略、戰略,只能是概而略之,不必要,也沒有可能將前面十年八年的事,一下子描述得清清楚楚,大方向不錯就行,至于具體的行動計劃,還是保持戰術的靈活性為妙。
二是擅長于務虛或念經。
村長、鄉長通常只需要將上面的指令執行到位就行,有沒有深厚的理論功底不重要。從縣長開始往上走就不同了,不但要做得來,而且要說到出。越到后來越需要擅長于務虛,越要擅長于講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
小企業、小老板能夠把產品和服務賣掉就行,大企業、大老板則需要拿得出一套做大做強的道道才行。需要有自己獨特的符合市場競爭規律的價值觀、獨特的符合人之常情的管控方法,獨特的能引領整個行業往高處走的理論來。注意我們講的是獨特,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團隊、奉獻、進取、和諧。市場經濟永遠是交換經濟、個性經濟,缺乏個性的東西,不論是產品、服務,還是經驗、理念都沒有生命力,都不可能傳之久遠,都不可能感染人、影響人。
三是靠健全的組織去選人和用人。
夫妻結婚生孩子,離得越遠,優生優育的比例越高;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和城市,差不多都是海納百川的移民型國家和城市;凡是強大的組織,無一不是搞五湖四海、四海之內皆兄弟的組織。
企業要做大做強,也得靠健全的組織去選用外姓人、外鄉人、外國人,那樣的選用人具有可比性和可復制性,能選出“強中更有強中手”來,能夠支持企業的不斷擴張,能促進企業員工整體素質的持續進化。反之,親戚、朋友、同學、老鄉雖然在創業時可用來借力,但長此以往,則勢必導致企業的低水平重復。再能干的兄弟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不具有可比性和復制性,況且,同緣同宗同文化背景的親朋好友長期以宗法組織的形式聚集在一起,也不利于新方法、新視角、新產品、新制度的推廣應用。
四是有自己的商學院或培訓機構。
國民黨有黃埔軍校,共產黨有延安抗大,大企業有自己的商學院或培訓中心。培訓一方面可以增加員工的知識技能,一方面可以籍由企業價值觀的灌輸,來提升員工對制度和決策的執行力,來協同員工的行為,來增強企業的合力。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基于“理論一經掌握群眾就會變成巨大的物質力量”的員工培訓,弄不好會適得其反。關健看拿什么內容去培訓?拿個人崇拜、拿迷信去培訓員工,個人崇拜和迷信一經掌握員工,就會變成巨大的阻撓企業發展的力量。所以,我們一定要從市場競爭的要求出發,從現代化大生產的規律出發,從共有的人情人性出發,用先進的市場文化而非陳舊的農耕文化去培訓員工。
五是自我否定機制。
我們看那些企業壽星,一百年下來,不可能不經歷十次、八次大的企業轉型和產業革命。每次轉型人家都能夠起死回身,化險為夷,這就非常的不簡單。不簡單在人家有自我否定機制,能持續的、主動的、自覺地自己革自己的命。
市場是優勝劣汰的名利場,你不自己革自己的命,對手就來革你的命。“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能自己革自己命的企業長壽,讓對手來革自己命的企業短壽。
什么樣的夫妻最和諧?依我看愛好一致,性格互補的夫妻最和諧。這樣的夫妻既有共性,彼此的愛好一致,不至于你說房子我說足球,完全不搭界;又有個性,男的喜歡從左邊或前面看房子,女的就從左邊或后面看,不論誰從那個角度看,都有婚姻法做保證,保證你不會因言挨巴掌,把夫妻兩個人的看法合在一起,就比較全面,就能有效避免單一妻管嚴或大男子主義的視角局限。
類似的道理放在企業就是我們所講的自我否定機制。
六是適當的參照目標。
美國的強勢企業如蘋果、通用,離開本土到中國依然強勢;中國的強勢企業聯想、海爾離開中國到美國就不再強勢,這說明中美雙方企業的競爭力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中國企業由小往大做,在組織管理和文化培育方面會碰到很多新情況、新問題。怎么辦?最好的辦法是向先行者學。蘋果、通用是先行者,聯想、海爾也是先行者,到底該向誰學呢?那就要看目標。一家中國企業的目標如果是志在國內,那學聯想和海爾就夠了;如果是志在國外,那還得進一步學蘋果和通用(我的意思不是把學蘋果通用和學聯想海爾對立起來,事實上聯想海爾能稱雄國內這么多年,他們身上也一定有不少與蘋果通用相吻合的地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