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華東師范大學 工商管理碩士】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制約企業成長和經濟增長的主要障礙不再是信息的處理、傳輸效率和成本。知識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生活的核心,開始出現一種突出知識資源的企業,即知識型企業,是以科學技術為基礎,對知識資本進行生產、存儲、傳播為主的企業。
而知識型員工則被認為是掌握了對企業有價值的特殊知識和技能的、處于企業中重要崗位的、從事具有創造性的知識工作的腦力勞動者。企業內的知識,特別是一些隱性知識,競爭對手很難模仿,而且企業的知識也決定著企業內的各種資源發揮的效能水平。同時,企業所面對的外部環境不完全相同,每個企業所擁有的員工也各不相同,那么其他企業將無法模仿。知識型企業的競爭力,正是由這些不同的員工及所掌握的知識決定的,知識通常是知識型企業競爭優勢的根源。
一、知識型企業特征
與傳統企業相比,知識型企業具有以下特征:
1、關鍵要素不同
知識型企業最根本的特征是企業創造財富的最主要資本是知識,其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也是知識。傳統的生產企業注重的生產要素是勞動力、原材料、能源和資本等,而知識和技術只是影響生產的外部因素。但是,隨著知識、技術對生產的影響作用越來越大,知識技術已經成為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和企業競爭力的最主要的資本。另外,與傳統企業中有形資產的高投入不同的是,知識型企業投入的的無形資產的的比例大大增加,企業的技術、專利、產品商標等已經成為知識型企業與其他企業區別的主要優勢。
2、員工結構不同
創新是知識型企業的生命,知識型企業擁有高素質的人才成為必然,這些人才不僅有良好的知識背景,還必須具有不斷學習的能力和更新知識的能力。他們追求新知識的學習和更新及自身價值的實現,領導者需要去整合與優化各自的目標,來共同推動企業的發展。
3、創立方式不同
知識型企業一般依托專有服務或特有技術而誕生,企業最初的經濟投資一般都比較少,但是由于無形資產投入比例高、風險性大,知識型企業一般都具有強烈的風險意識和進取精神。
4、運行模式不同
知識型企業的組織相對簡化,科技含量高。這樣的企業更強調專家的決策,也更注重管理上的創新。企業發展的核心在于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人才的創造潛能,創新成為了企業主要資源,也是企業發展的動力。
5、市場前景不同
知識型企業具有不斷創新的優勢,追求拓展型、跨越式的發展。其生產的每一個產品或提供的專業服務都不是原有產品或服務的簡單改進,不是對原有市場的重復擠占,而是以新的功能開拓新的市場。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知識型企業總能創造出新的效益增長點,因此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知識型員工特征
相比較傳統型員工,知識型員工更富有創新精神,希望能夠自主性工作,追求個人成長和職業成就。他們依靠自身擁有的知識、實踐經驗及創作靈感為企業創造價值。具體體現如下:
1、從事創造性的腦力工作
知識型員工與傳統型員工的最大區別就是自己擁有生產資料——知識。首先,他們從事的是在不確定環境中充分發揮個人才智和創造能力才能完成的工作,而不是簡單重復的工作。其次,他們的工作過程是無形的,可能發生在任何場所和任何時間,并且知識工作可能沒有確定的流程步驟,工作過程很難監控。再次,知識型員工往往需要組建工作團隊,共同攻克難關,所產生勞動成果大多是團隊的智慧結晶。
2、自主性強
首先,知識型員工并不滿足于完成一般事務性工作,而是把攻克難關當成一種工作樂趣,認為只有克服困難,才能體現自我價值。所以,他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來決定怎樣為組織工作,及努力的程度和工作效果。其次,他們希望擁有自主的工作環境,不希望受制于人,更愿意自我控制自己的工作。同時,他們希望擁有靈活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也要求有寬松的工作氛圍,因此,管理者沒有必要監控知識型員工的工作過程。并且,知識型員工主要依靠腦力勞動,工作過程是無形的。他們要求自主,希望能以自己認為有效的方式方法進行工作,來完成任務。
3、追求更高
近些年來,知識型員工的工作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于社會的發展和物質的逐漸豐富,知識型員工的工作觀由“工作是達到目的的手段”的工具面工作觀,逐漸轉變為“尋求工作的內在價值”的精神面工作觀,這在知識型員工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與傳統型員工相比,作為社會中高素質高知識人才的知識型員工,他們追求的不是簡單的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他們更加重視的是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尤其是自我實現的需求。他們不僅希望可以從工作中獲得自我滿足感,同時也渴望獲得尊重與社會認可,從而實現自我價值。因此,知識型員工更加看重有挑戰性的工作,這樣可以使他們不斷發展和追求自我價值,以實現人生奮斗目標。此外,為了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體現個人價值,知識型員工需要持續不斷地獲得新的知識,與他人交流和互相學習,這需要組織創造良好的學習平臺。
4、不盲目崇拜權威,崇尚平等
在傳統經濟時代,員工個人價值的體現往往依托于其工作的所在職位和組織中,一旦脫離了組織,他們就會失去原有的價值和社會地位。而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了創造價值的重要源泉,也是做決策的主要依據。知識型員工知道自己掌握的豐富知識和技能,對企業發展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憑借自己的知識技能,來自我創業或作為自由工作者,來體現自我價值。因此,在組織的依賴性上,知識型員工明顯低于其他傳統型員工。并且,他們不崇拜,也不畏懼職位權威,卻更加祟尚平等。因此,知識型員工更加需要公平公正平等的工作環境。
5、流動意愿強
目前,中國的知識型員工仍然稀缺,因此他們的市場價值較高,同時,由于知識型企業對創新的需求,人才競爭激烈,專業性和稀缺性很強的知識型員工出現了更大的流動性。因此,知識型員工的組織忠誠度較低,他們并不愿意在一個組織中終生工作,相對來說,他們對自己的專業更加忠誠。如果工作中出現收入沒有達到們的期望值或待遇不公平時,就會另謀出路,這就對知識經濟時代下的雇傭關系提出了新的挑戰。